今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当前,眼健康问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我市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眼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全年龄段人群的全生命期,是涉及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据统计,我国近视、干眼症、白内障等眼部疾病的发病人群高达10.2亿人,近视患者占6.3亿人。提示眼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近视防控形势严峻。其中,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重视儿童眼保健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分龄管控视屏时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发布的《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里,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
一、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儿童在1-3岁幼儿期、4-6岁学龄前期、7岁之后学龄期应当定期接受屈光筛查,监测远视储备量。
二、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即使阴天,户外活动也对近视有防护效果。
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不可平躺、侧躺或趴在床上看书,不可边走边看书,或者在移动的车厢内看书。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约6米外远眺20秒以上。
四、分龄管控视屏时间。0-3岁婴幼儿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和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中小学生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单次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长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屏幕学习时,屏幕中心位置应在眼睛视线下方10厘米左右,距离为电子屏幕对角线长度的4-6倍,观看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五、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做操时应注意清洁双手,找准穴位,力度到位,以略有酸胀感为宜。
六、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家长要引导儿童青少年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
七、遵医散瞳诊断近视。散瞳药物对健康的眼睛不会产生损伤,用药后可短期出现畏光、视近不清症状,停药后可恢复至正常状态。家长应对散瞳验光有正确的认知,遵医嘱进行检查,明确诊断。
八、确诊近视及时干预。一旦确诊近视应及时科学干预,通过佩戴眼镜等进行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有效矫正视物不清,延缓近视进展。
九、重视高度近视及并发症。应采取及时、适宜的防控干预手段,推迟近视发病年龄,控制近视进展速度,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症引起的不可逆性视功能损害。
十、多方合力共筑“防护墙”。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儿童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营造爱眼护眼的视觉友好环境,合力共筑近视“防护墙”,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文章转载:韶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