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8日,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主办的第十届华厦眼科白内障及角膜病创新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角膜及白内障疾病新进展研讨班”在泉州举行 。本次论坛共邀请50余位专家进行授课,线上线下近千名学员参会。论坛以临床为导向,重点围绕白内障及角膜疾病的新技术、新疗法展开交流分享,碰撞火花,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知识盛宴。
△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致辞
△《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主任黄翊彬教授致辞
△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朱益华教授致辞
△泉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达辉致辞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李晓峰主持论坛开幕式
亮点 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突破2万例
此次论坛上,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老花眼中心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突破2万例里程纪念仪式成为焦点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于2013年引进并开展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11年的时间里,始终领跑国内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领域。
当前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根本有效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不再单纯地追求“看得见”,更追求远中近的全程理想视力。这也要求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更迭,医生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从制定个性化方案入手,全面解决患者白内障、老花眼、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重获“年轻视力”。
近年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白内障·老花眼学科积极推动超声乳化、功能性人工晶体、飞秒激光辅助系统、数字导航四大技术的运用,为患者提供“微创无痛、数字导航、智能无刀、远近无忧” 的屈光白内障手术。其中,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该手术为无刀操作,更准确、更高效、更舒适、更安全。作为“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全国培训中心”,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2万例的突破便是科室步入精准无刀白内障手术全新阶段的有力证明 。
白内障·老花眼中心学科带头人张广斌教授表示,这个数字记录了过去的成绩,更是今后需要挑战的起点,科室团队将凝聚智慧和力量,为患者提供更新的技术、更好的治疗体验、更优的视功能,用实力刷新里程数据。此外,科室也将积极促进多学科合作,关注复杂难治性白内障眼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眼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厦门眼科中心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突破2万例里程纪念仪式
论坛上,泉州华厦眼科医院白内障·老花眼中心正式揭牌 。这意味着泉州市民在家门口便能享受到便捷、专业、高精尖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轻松享有高品质的高清视觉。
△泉州华厦眼科医院白内障·老花眼中心揭牌仪式
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朱益华教授表示,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在白内障、老花眼的诊疗技术上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梯队,尤其是在疑难白内障防治技术领域掌握了丰富经验。也期望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不断通过学术交流,为眼健康事业的高水平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患者创造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
两大培训中心成立
助力我国角膜病治疗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角膜交联仪·角膜胶原交联术全国培训中心”正式揭牌。 这是继《角膜胶原交联技术及临床应用》相关角膜交联手术书籍之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为广泛开展角膜交联手术构建的实操培训平台,旨在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治疗圆锥角膜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直以来,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中心深耕圆锥角膜治疗的创新和实践,已具备成熟的角膜交联术、角膜移植术和标准化的RGP、巩膜镜验配流程 ;更是依托“圆锥角膜工作室”优秀的医师团队,在圆锥角膜临床治疗和学术科研上取得不俗成绩。本次“角膜交联仪·角膜胶原交联术全国培训中心”的成立,将致力于为广大青年医者提供一个开放、共享、规范化、高质量的实操平台。
吴护平教授在会上提到,曾有藏族女孩前来求医,只因当地还未有成熟的角膜交联和角膜移植手术。培训中心成立后,将由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的眼表与角膜病中心专家团队亲自指导,为角膜交联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助力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角膜交联手术。
△角膜交联仪·角膜胶原交联术全国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本次论坛上,“人工角膜手术培训中心”同步揭牌 。目前,角膜盲仍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角膜移植手术是主要的复明方法,越来越多角膜盲患者通过常规供体的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依然有少部分严重眼烧伤、多次常规角膜移植手术失败、自身免疫性相关眼部类天疱疮等终末期角膜盲患者,难以通过常规角膜移植手术实现复明 。
人工角膜的问世为难治性角膜病患者提供了救治良机 。“人工角膜手术培训中心”的正式揭牌,意味着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依托自身平台优势承担了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技术培训任务,培训中心将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角膜学组委员黄一飞教授为指导,开展人工角膜移植手术规范化培训。
黄一飞教授表示,当前人工角膜移植手术技术仍是眼科领域普遍关注的重点。“人工角膜手术培训中心”成立后,全面构建了实操性强、专业度高的人工角膜手术培训中心。这将有助于促进国内规范开展人工角膜移植手术,为难治性角膜病患者创造更多救治机会,提高难治性角膜病的治疗水平。
△人工角膜手术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聚焦论坛
本届论坛主席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吴护平 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副院长张广斌 教授共同担任。特别邀请了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 教授,《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部主任黄翊彬 教授,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朱益华 教授,原亚洲干眼协会主席、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刘祖国 教授,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叶剑 教授,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副总院长郭海科 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朱思泉 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黄一飞 教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金奇芳 教授,福建省眼科学副主任委员陈梅珠 教授,泉州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吴瑜瑜 教授,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业务院长李学喜 教授,福建省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饶惠英 教授,厦门市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庄静宜 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李炜 教授,宁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张招德 教授,龙岩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林国才 教授,莆田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黄智清 教授,南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朱捷 教授等国内著名专家强势助阵。
黎晓新教授在大会上表示,在人民群众对眼健康有了更高需求的当下,进一步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眼科医疗服务能力势在必行。期望各位同仁以论坛为契机,深入探讨角膜病、白内障两大领域的新研究、新进展、新技术,推动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并应用结合到临床实践的开展中,提升精准诊治能力,造福更多相关眼疾患者,共同推进“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的进程。
深耕眼科专科领域20余载,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和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教研协同创新方面取得高质量发展。未来,华厦眼科医院集团也将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积极主动融入更辉煌壮阔的光明事业中,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推动我国眼科事业高水平、高质量持续发展贡献“华厦力量”。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注明 “来源:大众新闻网” 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