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代替医生吗?几乎每次AI技术有突破,这一问题就会在医疗端引起广泛讨论。据《每日经济新闻》提到,眼科出现了AI的身影。
中国是全球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世卫组织《世界视力报告》,中国约有盲人67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每年新增盲人数量多达45万。其中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青光眼的患病率逐渐增加,据估算2020年我国约有2100万患者,占全球患者总数的四分之一,致盲人数达567万。
很多眼疾病不可逆,如果在没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造成的损害是不可逆转的,治疗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如今眼疾病已成为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全国共有4000万名眼疾病患者,我国在眼病上的挑战已不容忽视。
被称作为“视力小偷”的不可逆转盲性疾病青光眼,在没有明显症状下,造成视野缺损,让人防不胜防。还有就是高血压,它可以引发血管的动脉樱花,造成视网膜硬性渗出。简单的眼底检查,却是发现早期眼疾的便捷手段。
首先AI眼底筛查方案凭借病变风险判断与眼底图像质控能力,不仅能够辅助临床医生提升诊断眼底病的效率和准确率,还依托云计算形成“AI+远程”筛查新模式,让AI成为眼科医生的“能力放大器”。首先,人工智能算法能提供辅助诊断建议,为执业医师提供可疑慢性青光眼样视神经病变的提示,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就医检查的辅助诊断建议。此外,AI能力还能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眼底病变、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等健康风险。
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主任蔡莉在接受访问
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主任蔡莉提到,”目前AI技术在眼科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主要用于部分疾病的眼底筛查,暂时没办法取代专业的眼科医生。但一个初步进入临床,没有临床经验的年轻医生对眼底疾病的判断能力可能还不如AI。“
“AI+眼科”能够辅助大规模筛查,发现居民健康风险,水平可以超过全科医生。同时还能培训年轻医生,帮助提升发现疾病风险的准确率。但复杂眼底疾病的诊断目前还需要专业眼科医生,现阶段AI技术还仍在起步阶段,需要更大量的临床数据积累,为未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诊疗做准备。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文章转载:南方城市报、今日经济新闻